首頁 > 關於樸山里
-
[樸山里 里山樸]都市中,
一個融合環境的綠色住宅。
一種與自然共生的永續態度、生活模式。山林裡,
一幢環境共生的自然建築。
一處兼顧生活、生產與生態的住所聚落。
-
“ 樸門、里山,兩個義異卻道同的理念。 ”
【 樸門 】
發掘大自然的運作模式,模仿其模式來設計生活,
以尋求並建構人類和自然環境的平衡點。
它是科學、農業,也可以是一種藝術和生活哲學。【 里山 】
「社會-生態-生產地景」為其核心。
透過改善現有過度開發或荒廢的地景,
把人的作為納入環境保護的一部分,
利用自然的過程中也在保護自然,
創造一個兼顧生活、生產和生態的永續經營模式。│ 名詞釋義 │
里山倡議的核心概念↗ 樸門的倫理與原則↗ 了解更多,樸門是什麼?不是什麼?↗
-
|自然生長的空間,讓生活成為設計的延續|
記得初入室內設計領域時,懷抱滿腔熱情與理想,
相信只要經過設計,人們就能有著理想生活。
然而隨著時間推移,開始慢慢看見另一面——
許多人傾盡積蓄打造夢想的家,
卻很像在尋求某一社會認同的生活模式或標誌,
導致入住後的生活與空間格格不入。
那一刻我開始懷疑,當設計被形式與潮流主導,
我們是否早已忘記「生活」本身才是家的核心?
也隨著全球暖化的議題慢慢發酵,
而建築與裝修身為高耗能產業的一員
讓我意識到設計行業正逐漸遠離內在價值的煎熬。中間短暫的離開設計行業,
學習了樸門這一設計方法、
認識里山對的環境價值觀,
再到台東孩子的書屋參與各項土屋計畫的建造,
在焦土烈陽下,與原民青年並肩夯土、築牆、造屋、
也修復風災後被摧毀的家園、打造社區培力的咖啡店。
看著人們在困境中展現的韌性與勇氣,
我學會什麼叫「自然、真實的美」。
那不是來自昂貴材料、精雕細琢或設計語彙,
而是來自對生活的誠實與連結。
從那時起,我更在意如何讓設計回歸日常,
讓空間順著人與自然的節奏生成。現在,我相信——
設計不該是炫耀的手段,
而是讓生活更自在、更貼近內心真實的一種方式。
我期待創造的空間,不是「完成」的作品,
而是能隨時間遞變、陪伴人成長的容器,
一種更貼近生活、無為而為的自然風格。 -
人生的重要節點:全程參與青林書屋(鋼構土屋建築)的建造
-
樸山里-主理人簡毅主理人 — 簡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