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水準跟美感意識的抬頭,
讓我們越重視一個機能、美感俱佳的家。
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想找室內設計師,
在尋找之前,想先做功課,
常只能以媒體雜誌的報導做參考,
但可能只看到表面的裝飾跟風格,
偏離了日常生活。
對家的設計,這4點建議,
希望能跳脫傳統,帶來多一點想像與準備。
「室內設計是什麼?」
空間分割?風格定義?設計感的表現?
現在的家居媒體常不離豪宅或風格等單詞,
為了顯示設計感,用了很多形容詞來堆砌,
內容的單一性,混淆對生活的探索,
也讓人有一種錯覺,
裝修就是要很多錢,
做很多有設計感的表現,
才達到一個理想家的標準,
但沒意識到那樣的環境可能離生活很遠…
如果這樣,該怎麼開始準備家的設計改造?
從「生活經驗」與「自我探索」
回溯家的根本
不少人在找設計師之前,
收集很多照片當參考,
但常常環境條件不同或坪數差距很大,
完成的感覺會差很多,
可參考的意義並不大。
甚至這些表象、風格都不是設計的本質,
一個設計的誕生,
都是從解決問題、滿足需求開始,
室內設計也是。
不管自己設計或找哪位設計師,
第一先要做的是向內探索需求、
或找出生活中的不便利問題:
像是了解全家人的生活習慣?
對什麼需求無法妥協?
現在的生活有什麼不便想改善?
更多的買房裝修前準備可以看:
第一次裝修,屋主的5個事前準備
沿著這些問題想像、思考,
完成後會比較接近理想家的樣子。
而風格表象卻常有流行性的時間侷限,
如果內在需求沒有得到滿足,
只是照本宣科的複製表象設計,
可能3~5年就會開始後悔…
不可諱言,
好的設計會帶來好的生活體驗,
最後你會體會,
這一切的發生都源自於,
對自己心裡內在的探索~~
風格是選擇生活的方式,
不是表面的硬體裝修
沿著解決生活問題與需求的脈絡,
會先設計出格局配置進行討論。
格局配置是家的生活腳本,
依照使用者的生活型態與方式去調整。
當格局對了,即使沒有多餘的裝飾,
使用起來一樣很切合實際,
滿足實務面後,後面才是風格的營造。
以另一種譬喻來說,
格局就像家的線條輪廓,
風格只是依著輪廓填上的顏色,
好的輪廓即使線條素淨仍是好看,
但如果線條畫差了,
即使後面的上色高明準確,
能修正的效果也很有限。
就像有些媒體的報導案例,
裝飾層層疊疊材料昂貴,
但動線迂迴不合理又悶熱不通風,
其實已經偏離了設計的本質,
或許設計精美漂亮
但卻不到該有的居住品質。
下面4點,是我對設計較本質性的看法,
相信對開始打造家的你會有幫助。
1- 破除傳統格局設定
建商常見三房兩廳的設定,
是通用的格局版型,
但現代多樣化的生活方式,
也通常不會合於自己的生活;
像是客廳(電視)可能不是生活的重心、
在家工作的比例大增,
需要獨立工作室、
空間太小不一定需要大餐桌,
小吧檯也可以代替、
來客次數太少不必一定要客房等等。
也記得如果參觀精美的樣品屋後,
要從頭歸零,
不要帶著別人有我也要有的心情離開。
2- 找出生活核心區域
核心區域,
就是家庭成員最常活動的地方,
可能是一起用餐工作的餐桌、
哈拉糜爛的沙發、
或是窗前的共讀角落。
有了這樣的認識後,
再構想好日常生活的腳本,
定出區塊的分配順序,
作平面格局的計畫。
而當空間不夠時就要取捨,
全部都要滿足的下場
就是空間逼迫狹小、
使用不便,動線迂迴,
儘管花費巨資改造,
入住半年可能只得到懊悔的心情,
得不償失。
3- 優先考慮通風、採光、隔熱
好的通風採光比精美到位的風格更重要,
如果說風格是視覺的表象,
那通風採光就好比房子的血液,
大大影響房子舒適的程度。
可以說就算預算不夠作滿意的改造,
但只要先調整好通風採光的格局,
就有基礎的70分,其他可以慢慢打算。
自然採光不僅節能,
也是任何人造光源比不上的效果或舒適,
還有自帶光影變幻、
連結自然、放鬆療癒的心理效用。
隔熱是目前仍少受重視的一塊,
在水泥房屋與都市熱島的影響下,
室內往往悶熱不堪,
做好隔熱能使環境舒適,
輔以通風的設計手法,
讓空氣流動有助排出熱氣、廢氣,
如果都市環境不允許或外界空汙嚴重,
可以考慮裝設過濾功能的全熱交換器。
如果能減少空調使用,
也能讓身體循環變得正常、
減少碳排放與用電。
也是為環境做的一件好事。
4- 適度留白,
不過多硬體式裝修
一個說著主人故事的家,
需要時間醞釀,
設計師能快速完成一個家,
但在入住之前,
其實比較像是樣品屋,
不是你的樣子。
如果能在設計時適度留白,
會更有日後揮灑的空間,
省下硬體施工等於省下花費,
利用省下的費用慢慢添購家具,
選物的樣式、線條、質感、用料,
累積後會慢慢形成你的樣子、風格,
如果買的家具家飾能傳家長久使用,
也是永續生活的一種方式。
綠色居家的未來
做了許多年的設計,
回頭看整體環境遇到的問題,
全球暖化惡化,
衝擊著所有行業甚至整體的生存問題。
面對根本的暖化危機,
建築被歸類在高耗能產業之中,
身處其中的室內設計責無旁貸;
我希望看到
隔熱通風採光、減少硬體裝修,
這樣的設計思維被廣泛認知與運用。
而被大眾看重的空間風格,
其實大部分是生活方式
與價值觀的顯化結果,
當入住的那天開始,
生活即代表你的生活,
有這樣的認知,
也就降低想靠裝修設計展現品味的慾望。
假如是第一次的裝修屋主,
能接受也運用上面4點,
再培養美感觀念、生活意識,
一定會有很好的生活品質,
也走出你的樣子,
無形中又減少裝修的資源與生活耗能,
何樂不為呢~~
如果你想看看以上4點的運用,
這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案例:
【清簡・自然之境】寧靜中體驗真實與快樂